竞技宝: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男女组冠军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年度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和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6分15秒和2小时22分48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展现了非洲选手在长跑项目上的强大统治力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,组织工作获赞誉
本届北京马拉松是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全规模线下赛事,报名人数突破16万,最终通过抽签选出3万名参赛者,其中包括200余名国际顶尖运动员,赛事组委会在医疗保障、赛道补给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,沿途设置了15个饮水站、8个喷雾降温点和20个医疗救助站,确保选手安全完赛。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本届赛事不仅是对北京城市管理能力的一次检验,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精神和组织水平的重要窗口。”国际田联代表也对赛事组织给予高度评价,称其为“亚洲标杆级马拉松赛事”。
非洲选手表现强势,中国选手实现突破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阿贝拉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肯尼亚卫冕冠军基普乔格,最终以领先第二名1分12秒的优势夺冠,这位26岁的新秀赛后激动地说:“北京的赛道和观众给了我无限能量,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胜利。”
女子组方面,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凭借最后5公里的强力冲刺逆转夺冠,中国选手张新艳以2小时26分33秒获得第四名,创造了近五年来中国女子选手在该赛事的最佳成绩。“虽然遗憾未能站上领奖台,但这次经历让我更有信心备战明年的世锦赛。”张新艳在采访中表示。
业余跑者展现体育精神
除了专业选手的精彩表现,业余跑者的参与同样成为亮点,72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5小时28分完成全程马拉松,这是他连续第15年参赛。“跑步让我保持年轻的心态,只要身体允许,我会一直跑下去。”他说,赛事还特别设置了“公益跑”方阵,200名跑者通过参赛为偏远地区儿童筹集体育器材资金,累计捐赠超过50万元。
科技赋能赛事体验
本届赛事首次启用5G+AI全程直播系统,通过无人机和智能摄像头捕捉选手实时画面,为观众提供多角度观赛体验,参赛者还可通过官方APP查看个人分段配速、心率等数据,部分跑者佩戴的智能跑鞋能实时监测步态并给出调整建议。
环保理念贯穿始终
为响应绿色办赛号召,组委会取消了纸质参赛手册,改用电子版;奖牌采用可回收金属制作;补给站使用可降解杯具,据统计,赛事共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约12万件,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,此次马拉松的碳减排措施相当于种植了2000棵树木。
赛后花絮:温情瞬间感动全场
在终点线,求婚、庆生等温馨场景频频上演,来自广东的跑者李志强在完赛后向相恋8年的女友求婚成功,引来周围选手的欢呼祝福,10名视障选手在陪跑员协助下完成全马,其中最好成绩达到3小时45分,充分体现了体育的包容性。
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在关门时间内抵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终点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画上圆满句号,赛事不仅为全球跑者提供了竞技交流的平台,更通过体育纽带促进了城市文化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,明年的赛事将于同期继续举办,届时将进一步优化赛道设计并扩大公益参与规模。